标签: 中央广播fm频道列表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视觉形象标识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英文全称的首字母CNR为创作元素,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宫殿建筑的梁柱,坚实有力,具备很强的力量感和权威感。

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作为中国国家电台的身份相适应,标识的颜色为大气庄重的中国红。

标识造型现代、简洁、严谨,符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机构特点;颜色大方醒目,使用时,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文文字一同出现,具有较高的识别度。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典音乐广播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典音乐广播(Golden Radio)是国家级专业音乐广播,主要播出交响乐、民族音乐、经典流行音乐。

经典音乐广播采用大板块设计,《经典好好听》栏目贯穿全天,同时重点开设《中国金唱片》、《佳音时间》、《经典小夜曲》、《经典星光下》等音乐栏目,深度专业呈现民族音乐、古典音乐、民歌与经典音乐。

《中国金唱片》以全国唯一经中宣部批准的“中国金唱片奖”活动命名,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与中国唱片总公司联合推出的午间黄金档音乐节目。节目鼓励原创作品,回顾中国唱片百年发展,展播参评中国金唱片奖唱片和历届获得中国金唱片奖唱片,播出中国民族、民通以及流行音乐经典作品,推动中国民族唱片(音像)出版业的发展和繁荣。节目定期邀请中央少年广播合唱团指挥孟大鹏,分享合唱魅力,重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名牌栏目《每周一歌》,致敬经典。《中国金唱片》在为听众送去精彩纷呈听觉享受的同时,将从人文性、社会性、专业性等多个方面深入挖掘音乐作品的文化魅力。“中国金唱片奖”是经中央宣传部批准的我国唱片(音像)业文艺类节目评比中具有学术性和艺术性的高层次奖项,是国内唱片(音像)界经批准冠以“中国”名称的权威性大奖。“中国金唱片奖”为弘扬主旋律、发展和繁荣民族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如今已有七百余名海内外知名艺术家及作品获得了该奖项,在海内外唱片界、文艺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佳音时间》以“大民歌、大民乐”概念为播出宗旨,为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提供展现的广阔平台,推动中国民族音乐创作,传播时代正能量,用中国好音乐讲好中国故事。节目以优秀中国声乐作品为主要播出内容,同时关注更为广泛的民族音乐的创作和演出,为听众送去精彩纷呈听觉享受,并深入挖掘民族音乐文化魅力。节目中的原创“民歌推荐”,“老民歌全新唱”、“寻访歌王”等板块,将与听众一起感受民族音乐和原生态艺术之美。

《经典小夜曲》是主题性古典音乐节目,旨在通过古典音乐融合唱片、电影、旅游、故事等充满趣味性的元素,把聆听古典变成都市人群的生活方式。节目以室内乐独奏、交响等形式为主,介绍经典作品,深度解析乐曲的背景和故事,与听众一起品味古典、还原电影古典乐的最原声,并融合国家大剧院、中山音乐堂、北京音乐厅等演出热点,与乐评人、演奏家、指挥家等进行对话,展开评述,让听众足不出户,感受不同音乐现场。

《经典星光下》是创新性直播类现场音乐Live秀节目,采用独特的直播现场“不插电”Livehouse表演形式,音乐人现场用真实乐器表演,全程真唱,让听众通过电波领略经典音乐现场的魅力。节目通过精良的音响传播,丰富的音乐主题,生动的现场呈现,深入浅出,创新表达经典流行音乐作品,展现时代经典魅力。

经典音乐广播,从广播出发,融新媒体于一体,在央广APP,中国广播APP经典音乐频道,央广网经典音乐广播页面,央广经典音乐广播微信公众号、微博立体呈现,打造集线上线下音乐性、及时性、可视性、互动性、娱乐性的全媒体格局。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典音乐广播(Golden Radio)是国家级专业音乐广播,主要播出交响乐、民族音乐、经典流行音乐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山东落地暨青岛开播仪式举行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山东落地暨青岛开播仪式于2011年12月8日上午九点三十分在青岛市府新大厦隆重举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节目中国之声、第二套节目经济之声正式以调频方式在青岛播出(中国之声在青岛的频率是FM93.1;经济之声在青岛的频率是FM104.1)。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李群和国家广电总局党组成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王求出席仪式并致辞。出席会议的其他领导还包括:青岛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伟;以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赵子忠。

山东方面出席活动的嘉宾有:山东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魏绍水,山东广播电视台副台长李昌文,山东省广播电影电视局科技处处长关卫华;青岛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伟,青岛市委常委、秘书长王鲁明,青岛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吕振宇,青岛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主任魏胜吉,青岛市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处处长薛庆增,青岛广播电视台台长张相逢,青岛广播电视台副台长王玮、何敬君;烟台广播电视台台长李明;日照广播电视台台长赵斌;淄博广播电视总台总工程师丁正;等。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方面出席活动的嘉宾有:总编室主任潘晓闻、副总工程师兼技术管理办公室主任朱峰、地方记者管理中心主任杨志东、中国之声总监蔡小林、经济之声总监蔡万麟、网络中心主任李涛、台办公室副主任陈福生、中国之声副总监王凯、李伟、山东记者站站长沈建华、青岛记者站站长刘华栋等。

此外,近30家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等中央级媒体和山东省、青岛市媒体的记者,以及部分听众代表也参加了此次活动。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作为国家电台,承担着发布政令、引导舆论、传播信息、服务受众的重要职能,是全国听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是中国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是中国最重要、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综合性传媒机构之一。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通过实际行动保障人民群众听广播的基本文化权益,未来将进一步加强广播覆盖,保证覆盖质量,提供给听众高品质的广播节目,将党和政府的声音进行有效传播,满足各地群众听好中央广播的需求。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现有14套广播节目,其中覆盖全国的有三套节目,其中第一套中国之声(中一)调频或中、短波频率覆盖全国大部分城市,第二套经济之声(中二)、第三套音乐之声(中三)已经在全国大中城市实现覆盖。在山东省,济南、青岛、烟台、菏泽、潍坊等十多个城市都拥有大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的忠实听众。

据了解,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节目中国之声已经被纳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农村无线覆盖工程,山东已实施的调频覆盖城市包括济南、青岛、烟台、德州、东营、菏泽、日照、威海、潍坊等地。第二套节目经济之声已在包括济南、青岛、淄博、日照等城市调频覆盖。第三套节目音乐之声已在济南调频覆盖。目前,烟台中二的调频覆盖正在实施当中。在此基础上,接下来将推进中二在潍坊、临沂、威海,中三在潍坊、临沂的落地。届时,山东将有更多城市的听众可同时收听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财经和音乐节目。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从2008年下半年全新改版以来,坚持以“新闻立台”为宗旨,以“类型化”、“专业化”、“标准化”为方向,打造“中国国家新闻广播”,不断寻求新突破。2011年10月8日,中国之声再度启动新一轮改革,特别针对中国转型期信息鱼目混杂、思潮泥沙俱下的现状,着力塑造“以责任,赢信任,中国之声,责任之上”的媒体形象,塑造国家电台首席频率的性格角色。

font style=FONT-SIZE: 16pt face=新宋体STRONG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子品牌简介STRGFT

中国之声是中国广播界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覆盖全国的广播新闻综合频率。全天24小时不间断播音,以“板块+轮盘”的节目架构,源源不断打造“最”新闻。中国之声追求“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话语权”的新闻传播速度和及时“解读、点评、追问”的新闻思想高度,拥有最权威广泛的信息触角:可以独立采访发布时政新闻及部委消息;与交通、公安、民航、气象、地震、安监等多个国家应急系统实时连接;与覆盖全国的记者站、中国广播联盟以及报纸电视媒体资源共享,与覆盖全球的数十家华语广播密切合作;积累有2000名规模、多领域涵盖的庞大专家库、嘉宾群;同时广泛联合网络广播、数字广播、卫星广播及手机等新锐载体,构成“中国之声”全媒体报道阵容。目前,中国之声除中、短波频率外,还有近2000个调频覆盖全国城乡。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是中国唯一覆盖全国的国家级财经广播频率,主要面向投资者、商务人士及关注经济的人群,快速提供权威财经资讯,内容涵盖宏观经济解读、财经热点观察、投资理财服务等。经济之声全天24小时播出,以《天下财经》、《央广财经评论》、《交易实况》、《天下公司》等为主体节目,突出“顶天立地”特色,以权威、专业、优质的高端主流媒体形象,成为引导经济领域舆论导向的一支重要力量。

MusicRadio音乐之声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第三套广播节目,是其覆盖全国的三个无线广播之一,前身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调频。MusicRadio音乐之声成立于2002年12月2日,是中国大陆第一个类型化电台,专注播出流行音乐,以喜爱流行音乐的受众为目标服务群;音乐之声实行广告经营总代理制,目前合作方是北京环球七福广告公司。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都市之声开播于2003年6月,2014年2月17日全新打造的Uradio都市之声FM101.8,致力于搭建服务北京民众、贴近北京生活、引领北京流行的生活服务平台。《北京早上好》、《长安一路通》、《风尚CBD》等17档充满浓郁“京味”、融入北京特色地名的节目设计。

除了丰富的生活服务节目内容以外,Uradio都市之声以更加贴近百姓的姿态走进百姓生活,在每个整点由普通百姓来担当播报员的“百姓报时”是全天节目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同时,每天整点、半点共播出38档资讯服务节目,推出交通服务站、生活服务站、气象服务站三大线性滚动单元,给京城百姓提供最及时、最便捷、最简明的生活服务。

中华之声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五套节目,定位为对台湾广播新闻综合频率,以“及时迅捷、报道权威、信息丰富、沟通两岸”为宗旨,全天设置9次正点新闻播报和早中晚三个新闻密集区。使用普通话播音,覆盖中国大陆东南沿海、台湾地区、东南亚、南太平洋以及日本等地区和国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节目中心在厦门、梅州分别设有节目制作室,在台湾地区派有驻点记者。

中央台对台湾广播于1954年8月15日开始播音,于2003年12月29日正式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华之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神州之声的呼号开始播音。

中华之声全天播音20小时10分,开办《台北直播室》、《两岸开讲》、《口口声声》、《早间随身听》、《海峡在线》、《资讯达人》、《捷运2014》、《乐游神州》、《文化时空》、《国防新干线》等精品节目和栏目,受到两岸受众欢迎。

神州之声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六套节目,面向祖国大陆东南沿海、台湾地区、东南亚、南太平洋以及日本等地区和国家播音。

神州之声全天播音18小时零10分,定位为对台湾广播方言文艺频率,以“乡音乡情,增进认同;传承文化,促进交流”为宗旨,重点突出闽南话和客家话节目。开办《早安台湾》、《祖地乡音》、《天风海涌》、《客家乡亲》、《客家天地》、《娱乐在线》、《华语音乐汇》等精品节目和栏目,受到两岸受众欢迎。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华夏之声是为港澳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听众服务的区域性广播,播出频率是FM87.8、FM104.9、AM1215,全天播音21小时。华夏之声以沟通港澳和内地为己任,传播党的方针政策,报道“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针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介绍内地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促进港澳与内地的交流、交往。华夏之声不断改革创新,致力打造内涵丰富、形式时尚的广播,创办《新闻空间》、《新闻论道》、《青青草有约》等有特色的节目,深受听众的欢迎。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民族之声采用蒙古、哈萨克、朝鲜3种民族语言播出,承担着传播中央声音、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功能,是党和政府与少数民族同胞沟通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其电波主要覆盖我国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吉林、辽宁、黑龙江及首都北京等地,在与我国相邻的朝鲜、韩国、日本、蒙古、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等国也能听到该套节目。

蒙古语广播:1950年8月15日正式开播,目前每天播出7小时,是广大蒙古族听众拓展知识、获取信息、提升生活质量和品位的首选媒体之一。

哈萨克语广播:1971年5月1日正式开播,目前每天播出7小时。哈萨克语广播强化服务功能,节目影响不断扩大,深受哈萨克族听众的喜爱。

朝鲜语广播:1956年7月6日正式开播,目前每天播出6小时。通过与地方台、国外媒体合作,加强与听众的联系,提升节目文化品位,在朝鲜族听众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用全天候的文化资讯、直击北京及全国文化市场,为主流收听群体服务,打造高品质的文化生活;文艺之声传播文化精髓,引导人们的文化生产与消费生活。内容涵盖文艺的多个类别:文学、曲艺、电影、音乐、娱乐等等,向听众传达更多有品质的文艺作品,为大家带来更丰富的精神生活。多种艺术形式,通过脱口秀、资讯、访谈、文化评论等节目方式,让整个频率成为京城文艺生活的风向标、权威文艺生活的麦克风、精品文艺节目的演艺场。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老年之声紧扣中老年群体的生活和心理需求,从新闻信息、生活服务、养生保健、休闲娱乐到心灵慰藉等多层面打造中老年人的专属生活资讯平台。重点打造健康、生活服务、文艺、互动等四大类节目,自2009年1月1日开播以来,迅速成为中老年受众最喜爱的广播媒体之一。

全新改版的老年之声节目于2014年1月1日正式播出,老年之声定位为“面向北京、服务老人的全国第一家社区广播”。强调伴随、服务和公益,满足老年人情感慰藉、养生保健、娱乐生活三方面诉求作为重点,集中打造包括《夕阳红茶馆》、《广场舞时间》、《健康之家》等老年人需要的特色节目。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藏语广播创办于1950年5月,是中央台开办的第一个少数民族语言广播,2009年3月成为每天播出18小时的一套新闻综合频率,以报道国内外重大新闻,反映西藏和各藏区农牧民生活、现代化建设成就,传播藏族历史文化,提供生活信息、文化娱乐服务为主要内容。藏语广播以卫藏方言为主,同时开办康巴方言、安多方言节目,是西藏、青海、云南、甘肃等藏区群众了解各类信息的重要窗口。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尔语语广播创办于1956年12月,2010年12月成为每天播出18小时的一套新闻综合频率,以报道国内外重大新闻,反映新疆各族群众生活、现代化建设成就,传播新疆各民族历史文化,提供生活信息、文化娱乐服务为主要内容,是新疆各族群众了解各类信息的重要窗口。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娱乐广播(AM747)立足北京,定位为以长篇小说、评书为主的语言艺术专业频率,力求打造高端的有声阅读,有品位的娱乐文化,既要悦耳,又要悦心。充分利用和发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长篇连播类节目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挖掘经典,弘扬传统,紧跟时尚,引领听众文化情趣,装点人们的精神世界。从早5点到凌晨2点,全天21个小时好书播不停,让听众在有声阅读中寻找精神的抚慰,享受听书的快乐。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香港之声是服务香港听众的数字广播,2011年11月7日零点开始在香港数码广播第32台试播,2012年9月17日正式开播。香港之声全天24小时不间断播音,节目内容包括新闻、文化艺术、财经、生活服务四个方面。

香港之声坚持“听新闻,品文化”,以国际化的视角,最贴心的服务,为听众提供权威的新闻信息,丰富的文化知识和周到的生活服务。推出《新闻时空》、《香江观潮》、《中华人物》、《数字新生活》、《民歌风尚》等精品节目。

中国高速公路交通广播于2012年6月26日在京津塘路段试播,是国家交通运输部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联合打造的国家级交通广播。中国高速公路交通广播是国家应急广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平时服务、突发应急”的原则进行建设。整个工程从京津塘高速路段开始,将逐步覆盖全国主要高速公路。目前正在进行一期工程建设,预计一期工程完成后可覆盖公路总里程数约为5800公里,其中覆盖高速公路约2700公里,覆盖省级公路约为2100公里,覆盖城区环线公里。京津冀湘一期部分路段已经完工,并于2014年1月16日试播,覆盖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北部主要路段(FM99.6)以及湖南省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的主要高速路段(FM90.5)。

中国高速公路交通广播采用调频同步广播技术,随时从交通运输部路网中心传送直播信号,全天24小时直播全国主要高速公路交通路况,实现广播节目在高速公路和沿途城市的无缝覆盖,为高速公路出行者和沿途居民提供实用的路况资讯和生活服务节目。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乡村之声是第一套全国性的公益性、对象性对农广播频率,是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和应急广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中波、农村大喇叭、互联网、移动终端客户端以及直播卫星等多种渠道覆盖,全天24小时播出。中国乡村之声立足公益性,突出服务性,是“三农”政策的阐释者、“三农”资讯的发布者、准确农业科学知识的普及者和农民迫切需求的服务者。

央广健康频道是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批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办的数字电视频道。2004年正式开播,频道覆盖全国216个城市7734.95万数字电视用户。央广健康频道以传播医疗卫生资讯、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为宗旨,全力打造“中国第一电视家庭医生”的频道愿景。《京城名医》、《健康班的春天》、《爱在此时》、《探秘中国民间医》等栏目深受观众好评。

未来,央广健康频道将着力打造以电视频道为主体,涵盖广播、手机电视、网站、微博、博客及其它移动终端的多媒体健康发布平台,借助新媒体、新技术,提供健康管理服务。

央广购物频道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核发的全国性居家购物电视频道,于2010年6月17日开播,以为消费者提供“诚信、准确、实用”的商品信息为宗旨,倡导“幸福服务体验”,营造良好的客户购物环境,现已得到全国143个城市消费者的普遍认可,销售业绩和会员数量节节攀升。

央广购物整合电视、广播、网络、型录、手机等多通路全方位平台,坚持严格的商品引入标准及流程,追求优质、优价的商品优势。通过定期举办“全球供应商开放日”,力求为中国消费者带来最新、最实用的国际化品牌商品,努力成为中国最受喜爱和信任的家庭电视购物公司。

《中国广播》杂志创刊于1993年7月,是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管,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办的惟一专门研究广播理论的综合性专业学术期刊(月刊),是产、学、研一体的广播理论发布平台,入选中国期刊方阵,被评为国家级双效期刊、全国广播影视十佳学术期刊。

办刊宗旨:立足广播、服务广播,引领广播理论研究。《传媒观察》《传媒与法》《名家论坛》等栏目和集结广播大事的《史话》精准服务学界、业界;《面对面》《特别策划》栏目聚焦和解决广播发展难点问题,被评为中国广播影视期刊十佳优秀栏目。

《中国广播》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11-3074,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4-9061,国内邮发代号80-935,国际邮发代号M3785;联系电话。

《中国广播报》创办于1955年,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管,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办,立足中国广播事业发展,传递全国广播前沿信息,是全国广电行业重要的信息发布平台,是广播听众互动交流的良好平台。中国广播联盟成立后,《中国广播报》坚持中国广播联盟行业报的定位,既突出报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各项宣传工作重点,同时也服务于中国广播联盟成员台。

由中国广播报社主办的“夏青杯”朗诵大赛,现已成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重要的品牌推广活动。

中国广播音像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直属企业。中国广播音像出版社依托国家电台先进的专业技术设备和雄厚的内容资源储备,先后录制出品了《亚洲雄风》、《三国演义》、《阅读和欣赏》、《音乐大讲堂》、《唐诗三百首》、《中外名篇经典诵读》、《中国京剧名家演唱》等一大批优秀的音乐、戏曲、朗诵和其他文艺作品,多次荣获国家级奖项或入选国家重点音像制品推荐目录。

《广播歌选》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管,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办的国家级音乐类核心期刊。1981年8月正式出版,是新中国最早的“有声”音乐杂志,也是国内第一家关注原生态民族、民间音乐文化,集音乐采风、原创音乐于一体的多媒体期刊。承办中国原生态民歌盛典,开展《民歌中华行》系列活动,是中央宣传部惟一指定出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获奖歌曲和“全国优秀流行歌曲创作大赛”的期刊。

央广传媒发展总公司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投资组建的大型国有独资企业,目前拥有11家全资分、子公司,8家控股公司,3家参股公司,业务领域覆盖传统媒体、新媒体、媒体零售、投资四大板块,具体业务包括:广播节目制作、广播节目版权开发、高速公路广播、铁路广播、广告、数字付费电视、车载多媒体广播电视、电视购物、网络购物、互联网广播电视、手机报、手机电视、手机阅读、动漫、音像出版、投资等。

央广传媒正在由规模增长向效益提升转型,逐渐成长为主业突出、辅业发展、实力互补的国家级传媒集团公司。

中国广播网(央广网)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办,是中央重点新闻网站。近年来,中国广播网发力新闻门户。目前拥有新闻、财经、评论、军事、娱乐、体育、旅游、游戏、图库、视频等门类众多的专业频道50多个,以及吉林、黑龙江、浙江、河南、广西、甘肃等20家地方分网。中国广播网依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经济之声等16套广播频率、中国广播联盟210余家成员台和驻全国各地及军队、武警记者站,以独家、快速的原创报道闻名,并以音频收听为特色。

为了满足用户更多需求,秉持“三屏融合”理念的中国广播网不断拓展在PC端、手机端、视频端的业务布局,目前有中国广播网、中国广播集成平台、央广之声(有声阅读)、银河互联网电视等四大新媒体业务板块,发展成为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多媒体集群网站。

中国民族广播网于2010年12月17日正式开通运行,是以“传播天下新闻,传承民族文化”为宗旨,以时事、财经新闻、民族政策法律法规为主体,以突出民族特色、弘扬民族文化为重点的新闻性网站。其发展目标是成为我国民族语言文字及音频内容最丰富,并在国内和周边国家有较大影响的多媒体网站。

中国民族广播网网址是:,由蒙古语、藏语、尔语、哈萨克语、朝鲜语、汉语六个语言站组成,分别是:

你好台湾网()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网络新媒体传播平台,立足对台宣传、突出本土特色、服务两岸网民、推动台网一体,致力于成为沟通两岸亲情与民意的最佳网络平台。

你好台湾网自2000年建站以来,一直以宣传大陆对台方针政策为己任,发挥中央台和对台湾节目中心的独家优势资源,促进两岸和平发展、弘扬中华文化、服务台湾同胞、推动民间互动交流。

你好台湾网站内容主要由新闻、社区、广播音频三部分组成,开设《两岸新闻》、《财经》、《动漫flash》《TalkShow访谈》等特色频道,每日原创、编发两岸及国际等各类新闻、图片、音视频近千条;专业化的两岸互动社区——《你好台湾论坛》、《两岸寻亲访友》等栏目在两岸互动社区中排名居前。

央广视讯是由央广视讯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运营的手机广播电视业务集成平台,已与三大电信运营商实现全面合作,在中国移动发布50个音视频点播频道、10个直播频道;在中国联通发布70个点播频道、17个直播频道,在中国电信发布77个点播频道、10个直播频道,每天上传更新的节目超过2100分钟,储备节目已高达96万分钟,涵盖国内外250家顶级影视机构、音乐唱片公司、互联网视频分享网站以及省级卫视的集成内容,及新闻、娱乐、影视、幽默短片等原创精品内容。

央广之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主营的“手机阅读”业务专注于集成、传播国内外优秀音频节目,依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海量音频内容和各类优质内容合作渠道,自制或集成节目内容资源,向不同渠道分发,为用户提供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视听音频节目服务。目前,央广之声拥有业内最大的正版内容量,其合作渠道包括:MTK内置、移动MM、网盟、互联网(门户、电商等)、手机客户端、应用超市等渠道。

央广之声开发运营的有声读物产品——“阅耳有声书城”于2013年4月通过APPStore发布,客户端界面潮流炫酷,用户体验全面优化;操作方便,精彩内容实时滚动更新,提供在线及下载收听;内容丰富,签约知名作者及与百家CP合作,名家演播,“解放双眼,用心悦读”。

银河互联网电视依托中央及地方广电机构的节目策划、制作、包装优势,聚合主流视频网站版权、CDN、数据挖掘能力,为用户提供包括视频点播、轮播、精彩回看、特色应用、社区信息化应用、商务应用、在线支付、游戏应用等在内的定制化信息服务,拥有世界地理、国防军事、精彩赛事、音乐电视、幼儿教育、第一剧场、卫视集萃、传奇纪实等特色类型化频道。目前,银河互联网电视有限公司已携手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和爱奇艺科技有限公司推出“木星”和“高清盒子”机顶盒,以及“TV+”电视机。

市融媒体中心“牵手”无锡工艺

11月14日,市融媒体中心与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产教融合基地同时揭牌。

市融媒体中心成立于2019年6月,旗下拥有《宜兴日报》、广播频率FM96.1、4个电视频道和10个新媒体平台。中心先后荣获“全国县级融媒体中心融合报道典型事例”“江苏省县级融媒体中心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估优秀等次”等,联合省台策划创作的《潮起东方寻找百强“共富”密码》获评第33届中国新闻奖(融合报道)二等奖。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以紫砂陶为特色,以艺术设计为重点,设有6个二级学院和4个公共教学单位,开设37个专业,其中陶瓷设计与工艺、服装与服饰设计、动漫设计等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

双方将以此次战略合作为契机,深入开展沟通交流,充分发挥和整合高校、媒体等资源优势,重点围绕视频摄制、动漫制作、创意设计等方面开展合作。市融媒体中心作为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外教育实习基地,将根据学校教学计划,为学校提供一定数量的实习岗位;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将根据市融媒体中心工作需要,推选优秀人才参与合作课题。

活动中,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相关人员还参观了市融媒体中心新媒体展示屏、演播大厅、全媒体新闻生产指挥中心、出像室群等处,详细了解全媒体新闻制作、刊播流程和规范化建设情况。

我市隆重举行“颂歌献给党 筑梦新时代”主题合唱展演

颂歌献给党,筑梦新时代。庆祝中国成立102周年,重温党的光辉历程,歌颂党的丰功伟绩,引导全市党员干部群众坚定不移跟党走,砥砺奋进新时代,汇聚起奋战“两先四高”发展目标的磅礴之力,6月28日晚,由市委、市政府主办,市委宣传部承办的“颂歌献给党筑梦新时代”主题合唱展演激情唱响。在接下来的三天时间里,来自全市各乡镇、市直机关、部分非公企业的36支合唱展演队伍将依次盛装出场,用最炽热的情感、最嘹亮的歌声庆祝党的生日。

吕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孝义市委书记刘世庆,市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李晓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韩俊明、市政协主席王士礼,市四套班子其他领导同志出席活动。部分县处级老领导应邀观看合唱展演。

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玉昌在致辞中指出,过去一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市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城乡环境品质、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这是党员干部群众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每个人都是见证者、参与者、书写者。这次合唱展演,将集中展示全市上下积极进取、创先争优的良好风貌。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唱好“政治信仰之歌”,唱好“心心相融之歌”,唱好“实干奋进之歌”,通过合唱展演,进一步提振信心、凝聚力量,紧紧围绕市委确定的“两先四高”发展战略,以更昂扬的斗志、更饱满的热情、更务实的作风,意气风发向着孝义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新目标昂首迈进。

合唱展演现场,流光溢彩、气势磅礴,参加首场主题合唱展演的12支乡镇街道队伍身着盛装,精心编排,在合唱的基础上加入朗诵、舞蹈等元素,唱出了爱国爱党的深情,唱出了铭记党恩的情怀,唱出了永远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念,歌声激昂嘹亮,旋律铿锵有力。《我的祖国》、《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保卫黄河》、《祖国不会忘记》......一首首耳熟能详的经典歌曲,带领现场观众一同穿越历史的烽烟,重温党的光辉历程,共同唱响奋进新征程的赤诚与豪迈,现场气氛热烈,高潮迭起。

此次主题合唱展演是近年来我市举办的首场大型文艺活动,分为市直机关组、乡镇(街道)组和非公企业组三个组进行,参加合唱人员近4000人,采取大众评审团现场打分评审的形式进行。66名大众评审团成员来自我市各行业各领域,每天抽取33名评委通过现场打分亮分完成评审工作。

市融媒体中心通过孝义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孝义人民广播电台FM90.8、孝义视界App、孝义融媒微信公众号、直播孝义微信公众号、孝义融媒抖音号、直播孝义抖音号等平台对合唱展演活动进行全媒同步直播。场外的市民朋友和现场观众一起徜徉在歌曲的海洋里,通过歌声感受中国光辉灿烂的奋斗历程。

今晚8点继续进行第二场主题合唱展演,来自4个乡镇街道和9个非公企业的展演队伍将登台献唱,敬请收看。

孝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孝义市政府研究和服务中心承办 技术支持:孝义市政府研究和服务中心